金秋送爽唱“ 梁祝” - 预祝神州合唱团2011年度音乐会圆满成功 (初 迅)
在2011年度音乐会上,神州合唱团将演唱四部混声大合唱“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是神州合唱团的历史上第二次演唱此曲。第一次演唱还是在2002年。当时观众席上不乏有人被感动得泪流满面,而剧场外则风雨交加雷鸣电闪,疑是苍天为之动容!前些日子神州合唱团在ACP中秋晚会上因时间限制只演唱了此曲的头尾部,也见到观众席上有人抹泪。相信这部大合唱的全曲会给观众产生更加强烈的感受。
“梁山伯与祝英台”又称“梁祝”,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叙述梁山伯与祝英台悲剧性的爱情故事;2006年五月被中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海音乐学院何占豪、陈钢以越剧《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旋律为基础于1958年创作完成梁祝小提琴协奏曲。这首大合唱是在小提琴协奏曲的旋律上填词改编成的。
在中国上千年的历史中,“梁祝”的传说已经由戏曲小说以及口头艺人演绎出很多个不同的版本。故事大体差不多,只是有细节的差别。大概是晋代,有一位富家女子祝英台女扮男装外出求学,途中与书生梁山伯相遇。尔后俩人同窗共砚三年,日夕相对,情谊渐深;由於英台的机智,亦是山伯的忠厚,山伯一直没有认出英台是女子。祝父欲将祝英台许配马太守的儿子,送来家书讹称英台母亲病重,英台遂收拾行李回家探母,梁山伯十八里
相送。英台虽想着法子表达爱意,但老实巴交的书生始终不解女儿心。最后英台惟有托词道:家中九妹有相似的的性情和容貌,约山伯到祝家相亲。山伯因事迟了三天,到祝家时,英台已被其父逼婚许配给马家。梁山伯与祝英台楼台相会,书生才明白祝英台是个大姑娘。二人互诉衷情,但错配姻缘已成定局,无力挽回。山伯回家後忧郁地死去。祝英台出嫁时,要求花轿路经山伯墓与学兄告别。墓前祝英台下轿扶碑痛哭。此时天色骤变,坟
墓裂开,英台毅然跳入墓中。伺女只抓住了英台两段衣带,松手化为一对蝴蝶,自由飞舞。
这段浪漫的爱情故事自然是个美丽而伤心的传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已经不下十个城市都宣称自己是梁祝的故乡, 其中包括宜兴,鄞州,上虞,杭州,微山,汝南,还有诸城。山东诸城梁山屯村声称梁山伯就是自己屯的,而在同是诸城市的石桥子镇祝家楼村人称,祝英台就是该村祝员外之女,而且,不可思议的是那儿曾经延续着一个梁祝不通婚的风俗。不远处的山东省济宁市则于1997年有报道出土了梁山伯庙,并在一座晋代墓葬地址处发现了明朝钦差大臣兼工部右侍郎、前督察院右副都御史(相当于现在国家文献局副局长)崔文奎巡视济宁马坡时奉旨重修的唐朝梁祝墓。而据魏晋史家记载,“梁祝”故乡则在河南驻马店市马乡镇,当时遗址尚有梁祝墓和梁庄、祝庄、马庄以及红罗山书院。此外还有不少地方都传说存在相关古迹。其实,在一个有千年文明而又相对保守的古国,相似的爱情悲剧大概发生了不止一次。人们把自己期望的理想寄托到这样一个爱情的传说中当然也不足为怪了。
这个传说变成小提琴协奏曲发生在1958年上海音乐学院。在校领导鼓励下,当时的一年级学生何占豪和四年级学生陈钢合作开始了一次有划时代意义的实验,他们试图把越剧“梁祝”的音乐发展成小提琴音乐。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得到了学校数名作曲家和小提琴家的指导,还有学校领导孟波在政治上的支持。这部音乐吸收了中国二胡的滑指手法和中国戏曲中常用的倒板和嚣板,使其表现悲愤痛苦时有更强的震撼力。其初稿尾声是投坟之后第一
主题“怀念”的再现,使得音乐结束在一个凄凉的意境中。校领导孟波看了很不满意。孟波虽然在做行政工作,但他曾经是冼星海的学生和同事,是一位有成就的音乐家。他不能接受让邪恶势力在艺术的空间里得逞的结局。他建议把化蝶的情节展开成新的一章作为结尾。于是,“梁祝”就有了现在我们听到的那段似乎来自天堂的长笛独奏,那段富有浪漫色彩的“化蝶”。现实世界不能允许的爱情在协奏曲音乐中得到升华。作品于1959年5月27日下午首演。时年18岁的二年级女生俞丽拿担任小提琴独奏,指挥系学生樊承武任乐队指挥。
这个作品此后得到人们的钟爱,经常是音乐会的最后一个曲目,直到文革。文革后期,中国开始允许少数外国交响乐团到北京上海表演。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在上海期间,从中国音乐家那里听到了这一作品后非常激动。他从中国同行那里得到了音乐总谱,全团一次排练成功。但当他向中国高层提出演出这一作品时,他的要求在当时“十亿人民十台戏”的年头里理所当然地被拒绝。俞丽拿的那张唱片在上大学前我只在朋友家听过一次。当时那个小房间的门窗全部关上,担心被居委会的老太太发现,否则就有“裴多菲俱乐部”的危险。直到大约1978年秋天,课余无聊中听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那永远不会忘记的旋律让我兴奋的叫了起来,“梁祝!”
讲了“梁祝”的这些故事,再来说说它的音乐语言,以更好地欣赏它。“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原作采用单乐章结构,有小标题,分别为“草桥结拜”,“抗婚”和“化蝶”。大合唱保持了原作的基本面貌。作品首先以柔和抒情的引子展示出了一幅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美丽景色,叙述梁祝真挚纯洁的友谊和爱情。这时一段节奏明朗欢快,多处出现跳音的旋律出现,活泼跳荡地表现了梁祝冬去春来,同窗三载的愉快生活。随后,音乐慢慢地从快乐情绪转到离情依依十八里相送,并在结尾出现哭调,预示现实中的悲剧结局。第二部分以严峻的节奏、阴森的音调开始,现示出了封建势力的强大和残酷;在无所不在的黑色势力下,孤立无助的女高音用散板的节奏陈述 了英台的悲痛与惊惶。这时故事慢慢地发展到梁祝楼台相会。委婉的低音部表现了山伯讲诉钟情,倾诉爱意。突然,音乐急转直下,梁山伯悲伤绝望而逝。英台停住花轿,来到梁山伯坟前。这时四个声部以强烈而凄厉的和弦为祝英台放声痛哭,梁兄呀!破碎间断的旋律表现出英台哀痛欲绝,中间不停地出现回忆以往美好同学生活的音乐片段。在悲愤的旋律中,祝英台以死抗婚,纵身投入坟墓。乐曲的结束部份是“化蝶”。钢琴奏出柔美的华彩和滑奏,优美嘹亮的女高音在明亮温暖的合唱陪伴下,向听众展示梁山伯与祝英台终于摆脱了封建势力,得到了自由。“彩虹万里百花开,彩蝶双双舞花海,忠贞相爱千古颂,梁山伯与祝英台”。在轻盈飘逸的音乐衬托下,爱情主旋律再现。梁祝化为一对蝴蝶,在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理想世界里双双相伴,永不分离。
这次神州合唱团演唱的大合唱“梁祝”是由鹤梅在小提琴协奏曲中填词所成的四部混声合唱,当中的小提琴独奏主题配器成女高音独唱。神州合唱团有幸拥有数名卓有成绩的音乐人才。人称西南才女的刘哲苑担任大合唱指挥。刘哲苑生於台北,少年随父母移居美国,后进入著名的纽约伊士曼音乐学院拜师Donald Neuen教授,专攻合唱指挥及音乐教育并主修钢琴。最近一些年来她在世界知名之德州男童合唱团(Texas Boys Choir)担任副艺術总监。她的听众中包括了美国在职总统和前总统。刘哲苑指挥曾率神州合唱团等团体几次出访北京,上海,台北,天津,福州和厦门。每次演出都受到热烈欢迎,其中全国政协邀請的“中国心,中华情”中美华人合唱音乐会由中国歌剧舞剧院管弦乐团伴奏,经中国CCTV电視台在全国及全球的播导。
担任女高音领唱的是刘香。刘香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后在中国音乐学院进修声乐。她曾荣获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获奖,曾在湖北省歌剧舞剧院担任歌剧演员,来美国前在北京中国煤矿文工团担任独唱演员,并曾在多部中国经典歌剧,大型歌舞剧中担任主要演唱,还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的各种大型演出,包括《中央电视台春节歌舞晚会》《中央电视台心连心》独唱,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演出独唱等。在歌剧《洪湖赤卫队》里她曾扮演秋菊,在歌剧《江姐》中扮演孙明霞,曾在欧美多国演出大型歌舞剧《编钟乐舞》《兵马俑》《大唐贵妃》担任主要歌手。2007年9月她曾参加在美国纽约林肯中心演出独唱,以及在《2008北美春节联欢晚会》和好莱坞柯达剧院演出独唱《年年红》《吉祥如意》。
在合唱结束时的男声领唱是现任团长谢右安。谢右安是一位活跃的企业家。他在经营自己企业的同时还担任ACP理事,并曾几次在音乐会上表演男高音独唱或领唱。几年前第一次听到谢右安唱咏叹调,我还以为他是音乐科班出身。但实际上他在香港中文大学修的是理工,从师获得2009年诺贝尔奖的高锟。这次音乐会谢右安还在一首美国西部老歌联唱“Old West Medley”中担任领唱。所以,讲到这里,你一定也会说神州合唱团人才济济不是?